创建用户/组
useradd USERNAME
groupadd USERNAME
useradd [options] USERNAME
-u UID
-g GID 基本组
-G GID 附加租
-c ‘COMMENT’ 注释
-d DIR 家目录
-s SHELL shell路径
-m 创建家目录
-M 不创建家目录
继续阅读Linux学习笔记(六)——用户管理命令
useradd USERNAME
groupadd USERNAME
useradd [options] USERNAME
-u UID
-g GID 基本组
-G GID 附加租
-c ‘COMMENT’ 注释
-d DIR 家目录
-s SHELL shell路径
-m 创建家目录
-M 不创建家目录
继续阅读Linux学习笔记(六)——用户管理命令
在之前的内容里已经提到,Linux的权限分为以下三种:
而每一个文件或者目录,又为三种用户类别设置了分别设置了权限:
因此,就有了Linux下的9位一组的权限。
继续阅读Linux学习笔记(七)——权限管理
Linux为了保证安全,为每个文件设置了r、w、x这3种代表不同操作的权限,而对文件和目录,这三种权限的表现方式略有不同。
对于文件来说,
r代表可读,可以使用类似cat等命令查看命令内容;
w代表可写,可以编辑或删除;
x代表可执行,可以命令提示符下当做命令提交给内核运行;
而对于目录来说,
r表示可以对此目录ls以列出内部所有文件;
w表示可以在此目录创建文件;
x则表示可以使用cd切换进此目录,也可以使用ls -l查看内部文件的详细信息;
这些3种权限合为一组,可以用8进制的数字表示出来:
继续阅读Linux学习笔记(五):用户及权限
说到bash,就不得不提到shell。
在Linux中,shell是直接和内核交互的最低层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用户和计算机交互。shell有很多种,而bash则是其中的一员。bash的功能相对气筒shell来说功能更为强大,又是开源软件,因此成为了大多数Linux系统的默认shell。
当用户登录系统后,系统就为当前用户建立了一个进程用来运行bash,不用的用户之间互不影响。
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shell,bash提供了很多特性,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操作,其中大致包括:
关于文件操作,首先自然是文件的创建与删除,比较简单的是下面三个。
mkdir 创建目录
rmdir 删除目录
rm 删除文件
rm -r 可以用来删除非空目录,不过每删除一个文件都会询问是否删除,所以经常使用rm -rf来忽略提示,不过由于Linux下没有回收站,也不阻止用户删除重要文件,因此这个命令非常危险,需要慎用。
继续阅读Linux学习笔记(三):常用文件管理命令
Windows与Linux使用了不同的可执行文件格式。Windows使用Portable Executable(PE), 而Linux则使用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(ELF)。
虽然Linux有着众多发行版,但使用了同样的标准File Hierarchy System(FHS),遵循着这个标准的规定,Linux有着相同的根文件系统目录,而不同的目录起着各自的作用。
继续阅读Linux学习笔记(二):根文件系统